2023-12-22
2023年 12月6日-7日, 科普中國智庫論壇暨第三十屆全國科普理論研討會(以下簡稱“論壇”)在廣州舉辦。本屆論壇在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指導支持下,由中國科普研究所、廣東省科學技術協會、中國科學院廣州分院主辦,廣州市科學技術協會、廣東科技報社、廣東粵科普集團承辦。國術科技創始人、董事長袁國術受邀參加此次論壇,并在“科技資源科普轉化”專題論壇中做了題為《以“專精特新”促進北京科普事業高質量發展的路徑研究》的報告。
本屆論壇以“加強國家科普能力建設實施科學素質提升行動”為主題。與會院士專家結合自身領域,圍繞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科學教育、科普賦能中國式現代化實踐等主題探討加強國家科普能力建設的理論與實踐路徑。論壇上發布了《國家科普能力發展報告(2023)》《中國科學教育發展報告(2023)》等5項科普中國智庫2023年度重要智庫成果,同時舉辦了“科普中國智庫粵港澳大灣區研究中心”揭牌儀式。
12月7日,在“科技資源科普轉化”專題論壇中,袁國術做了題為《以“專精特新”促進北京科普事業高質量發展的路徑研究》的報告。
在報告中,袁國術從科普研發企業走“專精特新”之路是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科普事業高質量發展是踐行“兩翼理論”的基本要求、科普事業高質量發展是建設北京“科技館之城”的堅強保障、科普事業高質量發展是建設北京科技創新中心的重要支撐等四個角度,分析了以“專精特新”促進北京科普事業高質量發展的必要性。
袁國術特別指出,沒有科學普及的高質量發展就沒有科技創新的高質量發展。持續創新有賴于公眾科學素質的提高,公眾科學素質的提高,有賴于科學普及的質量和水平。我們要推動科技創新,加快創新發展,就要盡快補上科學普及的短板。
接下來,袁國術從北京市的“四個中心”功能定位、科普展品高度定制化局限、科普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科技館市場容量等四個維度分析了北京的傳統科普研發企業面臨的困境與挑戰。
最后,袁國術結合國術科技探索“專精特新”之路的轉型實踐,提出了傳統科普企業走“專精特新”之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四條具體路徑:積極開展自主研發創新、深化與科研院所的合作、拓展國際創新合作、與不同行業融合發展。
在自主創新方面,國術科技從做過的定制科普展品中,篩選出能夠進行產品化、標準化的科普展品進行二次開發。目前開發出“科技魔輪”“科技魔鏈”等近百件有獨立自主知識產權的科普產品,其中“科技魔輪”“國術Eyeplay商用游戲機器人”“賽未來商用教育游戲機器人”等多款產品獲得北京市科委等部門的新技術新產品認定。國術科技還牽頭制定了《游戲用人工智能交互式投影設備》團體標準。該標準有效解決了科普行業產品普遍存在的“非標”和“定制”的痛點和難點問題,填補了國內外該類產品標準的空白。2021年12月31日,該標準被中關村標準化協會認定為“中關村標準”團體標準,2023年10月被評為“2023年全國工商聯商會團體標準‘領先者’”。
在與科研院所合作方面,袁國術提到,北京科研院所眾多,科教資源豐富。傳統科普研發企業可以借助科研院所的技術優勢和資源,實現科普產品的技術突破和創新,走“專精特新”發展之路。國術科技進行了探索,與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合作建設了“智慧養老應用場景科普展廳”,全面提升了智慧養老研究的科普支撐能力、科普生產能力和科普服務能力。
在拓展國際創新合作方面,國術科技積極響應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和“一帶一路”國家的高科技公司達成合作,將全球先進的交互投影技術引入中國,結合中國的硬件供應鏈和智能制造優勢,開發了先進的交互投影科普游戲機器人產品。圍繞該產品,國術科技進行了專利布局,共獲得專利授權20余項,牽頭制定了有關交互投影產品的團體標準。
在推動科普與不同行業融合發展方面,袁國術強調一定要緊跟國家政策。《“十四五”國家科學技術普及發展規劃》明確指出,重點實施“加強國家科普能力建設”任務,促進科普領域市場化發展,推進科普與科技、文化、旅游、體育等產業融合發展。通過將科普與不同行業進行融合發展,科普研發企業可以拓展市場,創造更多的商機,突破科技館的市場瓶頸,提高科普產品的影響力,加快推動科學知識的傳播和應用。
2017年開始國術科技實施“同心多元化”戰略,即以科普為核心,研發科普產品,拓展在不同行業場景中的應用。國術科技的交互投影科普游戲機器人產品就是一個科普和不同行業融合發展,“跳出科普做科普”的成功案例。該產品不僅廣泛應用于中國科學技術館、北京科學中心、深圳科學館等全國數十家知名科普場館,還廣泛應用于連鎖餐飲、兒童教育、特殊教育、智慧養老等不同領域,包括麥當勞、秦皇島特殊教育學校、中科院幼兒園、北科養老科普展廳、NBA中心等單位。在中國大陸地區,已有近2000家麥當勞餐廳安裝了該科普產品,相當于在全國建設了2000家交互投影技術科普體驗展示廳,每年服務觀眾(兒童)超過1億人次。
今后,國術科技將繼續肩負“以科普推動中國創新”的使命,踐行“與社會共生,與用戶共贏”的價值觀,走“專精特新”高質量發展之路,繼續積極響應國家戰略,為中國科普事業的進步作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