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16
由我公司創始人、董事長袁國術主筆撰寫的《數字化賦能科技館之城,助力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文章,入選民建北京市委上報中共北京市委統戰部的重點課題評選報告,被中共北京市委統戰部評為“2022年度北京市民主黨派參政議政優秀調研成果三等獎”。
該文由民建北京市委轉化成北京市政協十四屆一次會議書面發言,獲北京市政協期刊《北京觀察》2023年第3期選錄刊出
目前北京已建成的科普場館基本是通過線下展品或科普活動進行科學傳播,科普場館的數字化還處于初級階段,現有科普場館的數字化改造空間潛力巨大。
建設“科技館之城”是提升公民科學素質,推動北京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重要抓手。 2022年6月20日,《北京市綱要實施工作辦公室關于建設“科技館之城”的實施意見》明確提出,到2025年,實現科技館之城建設的“百千萬”目標。2021年北京數字經濟增加值達16251.9億元,占全市 GDP比重達40.4%,名列全國第一。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相關技術支撐產業發展水平領先全國。北京數字驅動經濟發展的豐富實踐,為北京“科技館之城”的數字化建設,提供了技術支撐和成功案例。 數量龐大的實體科普場館為數字化傳播提供豐富的科普素材和科學支撐。北京地區有1000平方米以上的中科院、高等院校、企事業單位等所屬科普場館和央屬、市屬公共服務科普場館共75家。2021年,亦莊新城首批共有50個企業、區內博物館和文旅資源納入“科技館之城”建設體系。2022年,北京市命名了84家科普基地。
實體科普場館為數字化傳播提供了豐富的科普素材和科學支撐
但我們也應看到,目前北京已建成的科普場館基本是通過線下展品或科普活動進行科學傳播,科普場館的數字化還處于初級階段。現有科普場館的數字化改造空間潛力巨大。
科研院所普遍沒有配套科普設施,制約了常態化科普工作開展。目前,大部分科研院所沒有配套專門的互動科普場館,僅依靠科研院所的科學實驗儀器或科研人員講解開展科普工作,很難達到理想的科普效果。
行業標桿企業參與科普工作的潛力有待進一步挖掘。行業標桿企業有相關領域技術和產品的獨門絕技,這是科普的鮮活資源。但因企業對科普重視不夠、政策引導不足等原因,企業科普資源有待釋放。
科技館和教育機構的深度、普惠合作需要數字化支撐。當前,學校主要通過組織學生到實體科技館參觀體驗的方式開展科普工作。迫切需要科技館建立數字化科普平臺,和教育機構深度合作,開發和教材相適應的數字化科普產品,通過網絡走進校園。
鼓勵科研工作者更好開展科普工作,需要數字化支撐。科研工作者是科學普及的源頭活水和“第一發球員”。目前,科研人員普遍存在重科研輕科普的問題。我國的科普人力資源嚴重失衡,尤其是作為科普源頭的科普創作人力資源更是捉襟見肘。如何通過數字化技術,記錄、收集和評價科研人員從事科普工作情況,為調動科研人員投身科普事業積極性提供政策依據和考核數據,是一項重要的基礎工作。
需要建立有關企業開展科普工作的考評體系和財政資金支持制度。因科普具有公益屬性,企業開展科普工作需要政府給予支持。政府需要建立企業開展科普工作的評價體系,開展第三方評價并給予相應支持。
為此,建議以數字化為紐帶,強化科普場館與科普研發企業合作。首先,科普研發企業支持科普場館對科普展品進行數字化開發,形成可網絡傳播的數字化科普內容 ;其次,要采用物聯網技術,實現展品的遠程控制和管理,讓科普展品智能化; 再就是,開發科普場館的數字化管理系統,實時呈現科普展品的運行情況 ; 最后,在科普場館展品數字化和展品智能化的基礎上,建立以各科技館為節點,將科普展品、志愿者、觀眾等元素納入數字化運營管理平臺,形成“一平臺、一張網、一入口”的透明、高效的運營管理模式,有效解決數據“采匯管用”中的難點、痛點問題,形成智慧的北京“科技館之城”。
鼓勵科研院所加強和科普企業合作,配套建設數字化科普場館。可借助科普企業支持科研院所,對科研院所的科普內容進行二次開發,形成優質科普展品或數字科普內容,形成科普傳播陣地。例如,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和國術科技(北京) 有限公司合作建設的智慧養老應用場景科普展廳。其中,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智慧養老研究所負責提供智慧養老的研究成果,對科普內容的科學性進行把關。國術科技公司負責對科普內容采用新技術進行創意開發并生產制造科普展品。雙方合作建設的智慧養老應用場景科普展廳,全面提升了智慧養老研究的科普支撐能力、科普生產能力和科普服務能力。
鼓勵、支持企業結合自身業務特點開展數字化科普工作。一方面,鼓勵實體企業采用市場機制開展科普工作,探索把數字化科普融入業務發展中去,實現科普工作與企業發展互為促進。例如,麥當勞首鋼園零碳餐廳采用市場化手段,實現餐飲業務和科普的融合發展。把餐廳建成“零碳科技館”,全方位展現麥當勞的“綠色發展引擎”,為顧客提供全方位的綠色體驗。餐廳專門引進了國術Eyeplay商用游戲機器人,內置了“分類回收”等多款低碳環保科普游戲,為孩子提供了沉浸式的互動科普體驗,很受歡迎。另一方面,政府可對企業開展科普工作提供適當支持,讓企業有意愿和能力長期開展科普工作。
構建館校深度合作的數字化科普資源平臺,助推“雙減”工作。建議北京市科協和北京市教委簽訂深度合作協議,把“科技館之城”的數字化平臺接入北京市的各所學校及學生家庭,推進信息技術與科學教育深度融合,推行場景式、體驗式、沉浸式學習,助力“雙減”政策落地實施,提升基礎教育階段的科學教育水平。
建立激勵機制,調動科研人員參與數字化科普的積極性。建立激勵制度,通過經濟利益分配、精神獎勵和社會價值觀引導,充分調動科研人員參與數字化科普的積極性。如明確科研經費預算中列支科普預算,把科研人員舉辦科普講座、發表科普文章、出版科普書籍等情況作為職稱評定、年度評優的考核指標,每年對在科普方面表現優秀的科研人員進行獎勵等。
建立數字化科普場館評價標準體系和科普場館運營補貼制度。依托科技館之城的數字化建設,全面、準確和及時掌握企業科技館的運營數據,探索建立科學、客觀、合理的科普場館評價標準體系和科普場館運營補貼制度。根據科普場館的評價體系,綜合考慮企業科技館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情況,政府給予企業適當獎補。